• 市区将启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 重点实施70个行政村
  • 资讯类型:本地楼市  /  发布时间:2015-08-20  /  浏览:561 次  /  
 重点实施范围确定 
 
  据了解,新一轮城中村改造重点实施范围的确定主要考虑了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形象与品质的提升应该从市区主城区、核心区、重点区域开始实施,同时结合“3+1”亮点区块建设有序推进;其次,本轮改造突出了整村、连片的改造方式,原则上要求以行政村为单元实施整村改造;另外,改造规模的确定也是建立在前期调研,充分考虑属地区政府的人员配置与财力支撑等相关因素。 
 
  经过前期调研,在充分考虑属地区政府的人员配置与财力支撑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这一轮市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集中发力,连片改造、快出形象”。实施范围是:金丽温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市区段以北、瓯海大道两侧、瓯江路及东延伸沿线,包括鹿城核心区、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和滨江商务区、三垟湿地、中央绿轴、浙南科技城、温瑞塘河“一环三线”等重点区域。 
 
  征地、征收等政策处理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市打通“断头路”等市政基础实施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本轮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因此市委、市政府将结合本轮城中村改造对优先拆除的区块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包括道路拓展、管线预埋等工作。同时还将转变原来“拆迁跟着项目走”的做好,打造“项目跟着拆迁走”的工作理念,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村打包,一次性报批、一次性公布征迁方案、一次性拆迁安置。 
 
  根据市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市区70个行政村的改造名单已初步确定,待市政府正式批准后将予以公布,届时可登录温州市住房保障信息网查询。目前,70个村的名单已经分区公布在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安置户或市民可通过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查询相关的名单。 
 
  政策资金全面支持 
 
  此轮城中村改造计划,正赶上国家政策机遇。根据相关政策,国家层面要实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利用三年时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套。为支持棚户区改造,国家还设立政策性财政补贴和国开行政策贷款。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因此,若不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期,以后推进城中村改造难度会更大。当前,温州市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进行充分沟通,计划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市级平台公司统一向开行申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已初步达成意向融资规模约为114亿元,目前正在申报过程中。 
 
  与此同时,我市也出台相关政策对城中村改造进行扶持。上月,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对各区在城中村改造实施过程中涉及实施模式、资地平衡、项目融资、多余房源处置、河道退让、安置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政策瓶颈予以了明确;近期,市政府出台《温州市区房屋征收市场化安置实施意见(试行)》,对鼓励推行货币补偿、市场化安置提出了实施意见。在温州市区范围内征收住宅,被征收人按照补偿方案规定签订货币补偿协议并按期搬迁,在领取货币补偿款之日起12个月内以获取的货币补偿款在温州市区范围内自行购买房屋实施安置的,可向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申请领取购房补助。 
 
  市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温州市区范围内实施住宅用房征收的,均适用该《实施意见》,城中村改造也包括在内。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鼓励实施货币补偿、市场化安置。通过给予货币补偿奖励并实施购房补助,引导安置对象通过利用货币补偿资金购买政府提供的安置房或市场房源实施安置,加快打通安置房与商品房的通道。 
 
  是否对楼市形成冲击:城中村改造的大力推进,会对温州楼市造成怎样的影响? 
 
  温州市房地产估价师与经纪人协会会长叶维坚表示,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将有效拉动投资,推动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所建设的安置房将会推向二手房市场,同时部分多余房源也会转化为商品房成为增量,增加市场供应。改造后的地块开发也将增加土地供应及财政收入,并增加商品房供应。下半年和明年是安置房进入交付的高峰期,据不完全估计,市区会达到250多万平方米,虽然安置房只是部分供应市场并且为二手房交易,但也是完全的新房。而此次推行的货币化安置又使得这一部分拆迁户转化为商品房购买力,将有效增加购房需求。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出现分化,鹿城区主打改善型需求,周边新兴板块侧重于刚性需求,尤其在“90/70”政策退出后更为明显,造成部分希望购买鹿城区小面积新盘的购房者选择余地较小。而城中村改造所建设的安置房,将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不同面积段的房源,对于主打改善型房源的鹿城区而言将成为新盘的有效补充,对于侧重刚性需求的新兴板块而言,会造成一定冲击。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瑞安房产网厂房网管理中心 瑞安市周家桥小区15幢202室
网站客服电话:15857759883(微信同号) QQ群:173486285 市府网:564520 教育网:656432
网站客服QQ:348241586
浙ICP备13023982号-66
回顶部